主件圖檔資料區
|
主件後設資料
- 收藏分類:
- 收藏等級:典藏品
- 主題類別:校史
- 次要類別:慶典活動
- 資料類型:
- 資源類別:靜態圖像
- 藏品格式:
- JPG
- 關鍵詞彙:
- 2004關渡花卉藝術節
- 主題:
- 2004關渡花卉藝術節
- 描述:
事件描述: | 喜歡藝術的人聚集在關渡,輕輕敲著那一扇門
1、 戲正上演
2、 如歌行板
3、 舞衣輕盈
4、 美的創意
戲正上演
台北藝大的近四十公頃校園二度作為關渡花卉藝術節的地景大舞台,花卉藝術和古今神話的奇幻想像,瀰漫於展區的各個角落,甚至,連戲劇幽魂都可能游走在花草叢間。「紅旗、白旗、阿罩霧」、「如夢之夢」、「危險關係」和「仲夏夜之夢」等該校戲劇系歷年推出的重要劇目主角,都突破了舞台的時空框架與限制,虛實交錯,一個個現身花草競飆的節慶現場。
台北藝大(前身是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在草創之初,即以作為「台灣第一個專業的劇場科系」自我期許。回顧其超過二十年的科系發展史,適逢台灣劇場生命力最為旺盛的一段時期,而幾乎和台灣現代戲劇運動的成長軌跡同步。
話說當年,現代戲劇前輩姚一葦親身掌舵,創設該劇場科系。隔年,剛從柏克萊獲得戲劇博士學位的賴聲川返國任教於該系,並利用集體即興創作的編劇模式,導演「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而成為該系草創階段的代表作。
而後,該戲劇系窩居「蘆洲四合院」,曲身十公尺寬、二十公尺長的平房所圍成的小院子。此時期,汪其楣編導「人間孤兒」,「做和台灣有關的戲」,該系所師生即透過演劇關懷斯土、關愛斯民,也據此檢視台灣的過去和現在。同一年,由鍾明德、馬丁尼共同編導的後現代風格「馬哈台北」,也讓該系成為第一個在國家劇院的實驗劇場演出的國內戲劇團體。
而後,邱坤良總策畫的「關渡元年1991」大型儀式活動,也為該系的發展奠立另個重要的里程碑,「出蘆入關」就此成為該校創始以來最是動人心弦的一部史詩,迄今持續演繹的「關渡神話」於焉誕生。台北藝大現任校長邱坤良近年來導演的「紅旗、白旗、阿罩霧」和「一官風波」等,也皆成為台灣史詩劇場的代表作,引起文化界的熱烈關注。
台北藝大戲劇學院目前不僅設立戲劇系、劇場設計系兩大分支的學、碩士班,也擁有劇場藝術、劇本創作以及電影創作等三大專門領域的研究所,尤其,其戲劇學系博士班的創設,在全國高等藝術教育體系中,更是首見的例子。
如歌行板
本屆關渡花卉藝術節的展期內,有多場南北管以及琵琶、古琴的相關演奏會,選在竹影搖曳的「竹林劇場」推出。可以說,和花卉藝術熱烈交會的這幾場弦音古調的表演,正反映出台北藝大重視本土傳統音樂的學院傳承特色。另外,台北藝大管弦樂團也有「花之交響曲」在該校舞蹈廳內演出,以展現該校音樂學生的堅實演奏實力。
北藝大音樂學院的傳統音樂學系將台灣傳統音樂中的南管樂、北管樂,納入主修的項目,是全國首見的音樂學程安排,可見該校對自身文化傳承的先見和使命感。該校音樂學研究所的設置,強調「歷史音樂學」、「系統音樂學」,以及「民族音樂學」這三大方向的均衡發展與自主研究。至於其管弦與擊樂研究所和音樂學系博士班的設置發展,也為專門音樂演奏及研究人才的培育立下重要基石。
舞衣輕盈
台灣作為蝴蝶王國的大生態環境,使得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都曾有過燦爛的蝴蝶夢。
小女孩特別能夠博取外公的歡心。她從外公手中獲得一只美麗的蝴蝶玩偶,作為到訪的小禮物。怎料,調皮的弟弟在爭搶的過程裡,扯斷了蝴蝶的翅膀,這讓小女孩難過不已,她只好獨自用絲帶為受傷的蝴蝶接上斷裂的翅膀。
晚上的時候,爸媽為小女孩帶來意外的驚喜,她有了生命中的第一雙跳舞鞋。於是,就在入夜後,舞鞋和斷翅的蝴蝶,通通引來一群小精靈的好奇,前來探訪夢中的小女孩。夢中的外公,成了夜的守護神,引領她進入一座神秘的森林,發亮的螢火蟲精靈、狂妄的精靈之王、溫柔的蝴蝶信使,以及羽化的蛹,一一現身。
古希臘式露天劇場的北藝大「九二九劇場」,即成為本屆花卉藝術節主力展場的「夢幻蝴蝶谷」。該校劇場設計系的簡立人教授,以毛毛蟲蛻變為蝴蝶的意象,把順邊坡地形而下的整座戶外劇場,視覺改造成花卉滿谷、蝶影翩翩的新蝴蝶谷地。
終於,小女孩找到了這座夢幻的蝴蝶谷,和尊貴的蝴蝶王子在花雨中相遇,雙雙翩然起舞...。
台北藝大為邁入第二十年特別製作的「夢幻蝴蝶谷:胡桃鉗MIT」芭蕾舞劇,幕前幕後總計動員了該校舞蹈、戲劇和音樂三大學院的百位以上創作菁英,齊心投入該項巨大的演藝工程。這貙「夢幻蝴蝶谷」大型舞劇的展演,從劇場設計系的舞台、服裝和燈光設計,到管弦樂團現場演奏全曲的柴可夫斯基「胡桃鉗」,以至於七年一貫制青少年舞蹈家的熱力演出,皆呈現了台北藝大歷年來的總體藝術努力成就。
主力投入「夢幻蝴蝶谷:胡桃鉗MIT」演出的台北藝大舞蹈學院除了設有舞蹈創作及表演兩大研究所,也有七年一貫制的舞蹈學系,深入養成舞蹈演藝界的明日之星。
美的創意
台北藝大的美術學院師生,是迄今兩屆關渡花卉藝術節在該校舉辦的重要參與陣容,出現這次展場的十餘件裝置藝術品以及五件新媒材的科技藝術創作,都和該系所的師資及養成人才關係密切。
該美術學院的教學體系,含括創作、理論與科技這三大發展方向,它不僅設置了美術創作及造形研究所,也有涉獵中西美術史和藝術評論的美術史研究所。此外,它的科技藝術研究所更是國內美術創作專業科系中唯一設置的相關研究所。
吹吹口哨,大地就將出現繁花盛開的奇景?的確,科技神話可以突破大自然的演化限制,達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生之華」的裝置展場即出現了聲控種花的高科技景象。創作者在牆上投影虛擬種花的畫面,觀眾或出聲唱歌、或輕吹口哨,甚至即興跳起踢踏舞來,虛擬的花朵都會敏銳感應,瞬間長大盛開,如同歷經生命甦醒的奇蹟。
|
- 其他:
-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 2015/10/27(資料更新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