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件圖檔資料區
|
主件後設資料
- 收藏分類:
- 收藏等級:典藏品
- 主題類別:舞蹈
- 次要類別:現代舞蹈
- 資料類型:
- 資源類別:動態影像
- 藏品格式:
- WMV
- 關鍵詞彙:
- C小調帕莎卡里亞與賦格 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杜麗絲‧韓福瑞 Doris Humphrey 現代舞
- 創作者:
- 編舞:杜麗絲‧韓福瑞 (Doris Humphrey)
重建:王雲幼 音樂創作者:J.S.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 其他參與者:
- 舞者:王有丞、江家豪、沈怡彣、吳季芳、林筱倩 等
燈光:設計 - 杜麗絲‧韓福瑞 (Doris Humphrey) 燈光:重現 - 曹安徽 佈景:本校劇場設計系同學 服裝:設計 - 菠琳‧李蒙 (Pauline Limon) 服裝:重現 - 靳萍萍
- 主題:
- C小調帕莎卡里亞與賦格(1938)
- 描述:
舞作描述: | 燈光漸亮,舞者雙手高舉在頭頂互握,呈現一個個菱形的圖像,分別背對觀眾,以站立與坐著的姿態,在方形台階上,顯出高、中、低三種空間的層次。幕起,投射在天幕上的鵝黃背光,暈出舞者身體輪廓所構築的剪影,如同立體派的雕塑作品。
26位舞者由台階上漸次往舞台中形成圓形,接著群體與個體交錯流動,偶而運用台階架構上下游走造成舞台之多層次畫面,並以節奏明快的動作挑戰巴哈繁複的音樂結構。舞者表現凝斂莊重,線條簡潔的服裝設計,襯托出舞作結構嚴謹,充滿猶如西方宗教的聖潔氛圍。
2000年,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的學生,以精湛的舞蹈技巧,再現杜麗絲.韓福瑞(Doris Humphrey1895-1958) 1938年編創的舞作《C小調帕莎卡里亞與賦格》。 | 創作理念: | 本舞作是舞蹈歷史上群舞編創,被譽為結構分明而且與音樂相輔相成最有代表性之舞作。王雲幼表示:「本舞作技巧性高,也需要沉著成熟的氣質,可挑戰北藝大學生。藉由重建舞作的排練過程,可同時潛移默化提升學生對拉邦舞譜研究的興趣。」在此舞作中,凸顯出韓福瑞個性中條理分明的個性也可看出她明斷果節的風格,其編創結構清楚,明顯的模擬出建築之莊嚴,更顯現出空間各種繁複結構之可能性。
《C小調帕莎卡里亞與賦格》是美國現代舞先驅杜麗絲.韓福瑞於1938年所編創;2000年初夏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取得美國紐約市舞譜局之合約許可,由王雲幼教授以拉邦舞譜(Labanotation)重建再現。 | 製作名稱: |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2000初夏展演 《流火》 | 演出地點: | 國立藝術學院表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 演出時間: | 2000年5月19~22日 | 錄製時間: | 2000年5月19日 7:30 PM
|
- 日期:
- 1938(創作年代)
- 來源:
- 授權合法使用
- 其他:
- 編撰者:莫嵐蘭
-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 備註:錄製時間: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2000初夏展演2000年5月19日 7:30 PM
演出時間: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2000初夏展演2000年5月19~22日
- 2011/01/25(資料更新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