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鑼鼓》演出劇照3
美工
名稱(中文):蘭花鑼鼓(1996)
名稱(英文):Orchid Dance
登錄號:CA141200200005
美工 美工

主件圖檔資料區

蘭花鑼鼓(1996)
影片說明:蘭花鑼鼓(1996)影片,  靈感來自安徽花鼓燈,配以現場鑼鼓伴奏,表現民間舞的俏皮與靈巧。。

後設資料 美工

主件後設資料

收藏分類:

收藏等級:典藏品
主題類別:舞蹈
次要類別:傳統舞蹈

資料類型:

資源類別:動態影像

藏品格式:

WMV

關鍵詞彙:

蘭花鑼鼓 孔和平 傳統舞蹈

創作者:

編舞:孔和平
音樂創作者:編曲 - 孔和平
音樂創作者:音樂指導 - 鄭吉宏

其他參與者:

舞者:李岱瑾、吳明璟、余彥芳、汪蒔雅、洪于淨 等
燈光:程沛光
服裝:方初惠

主題:

  靈感來自安徽花鼓燈,配以現場鑼鼓伴奏,表現民間舞的俏皮與靈巧。

描述:

舞作描述:
  舞者身著綻藍色長衣褲、桃紅飄扇、紅色手絹、頭戴粉色大花飾,彩帶垂落耳際兩旁。舞始,一群舞者右手持飄扇,左手托掌於頭上,側身碎步進場,走至定點後,一起緩緩沉氣,將左手按壓於扇面上,一起提氣挺直軀幹。瞬間,一個俐落的擰身,身體維持住側身微彎的姿態,桃紅色的扇面微顫顫地,以半弧形拉出空間的線條,在無音樂的襯托下,更需要舞者極高的默契。隨後,舞者的動作在鑼鼓點的節奏下,不僅乾淨俐落,更時而俏皮、時而嬌媚。
創作理念:
  《蘭花鑼鼓》一舞由孔和平編舞、編曲,靈感來自安徽的傳統民間舞「花鼓燈」。
  「蘭花」為女伎之名、鑼鼓為樂;動作則融會吸納傳統川劇與京劇的身法動勢,以及扇花的應用技巧和當代的編舞手法,捨棄現今「安徽花鼓燈」習用之高亢熱鬧音樂,回歸傳統的鑼鼓配樂,為中國民間舞蹈注入新意象。
  該舞碼在1996年首演於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2002年舞蹈學院歲末展演重現。音樂指導為鄭吉宏,燈光設計程沛光,服裝設計陳婉麗。
製作名稱: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貳零零貳年初夏示範展演 中國色(China Red)
演出地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演出時間:
2002年5月23~26日
錄製時間:
2002年5月23日 7:30PM

日期:

2002(創作年代)

來源:

授權合法使用

其他:

編撰者:莫嵐蘭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2011/01/04(資料更新日期)
相關附件

附件:3
相關附件
 
《蘭花鑼鼓》演出劇照1
靜態圖像 JPG
 
《蘭花鑼鼓》演出劇照2
靜態圖像 JPG
 
《蘭花鑼鼓》演出劇照3
靜態圖像 JPG





美工分隔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TEL:+886-2-28961000#1822 FAX:+886-2-28938784 Copyright 201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導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