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演出劇照3
美工
名稱(中文):流火(1996)
名稱(英文):Summer Night
登錄號:CA141200000003
美工 美工

主件圖檔資料區

流火(1996)
影片說明:流火(1996)影片,  藉由ARVO PART的SPIEGEL IM SPIEGEL將萬籟俱寂的夏夜裡,幾縷無法排遣的感傷與愁緒層層抽取。。

後設資料 美工

主件後設資料

收藏分類:

收藏等級:典藏品
主題類別:舞蹈
次要類別:當代舞蹈

資料類型:

資源類別:動態影像

藏品格式:

WMV

關鍵詞彙:

流火 張曉雄 當代舞蹈

創作者:

編舞:張曉雄
音樂創作者:阿爾伏‧帕特(Arvo Part )

其他參與者:

舞者:許心怡、蘇珮玲、石志如、黃怡嘉、潘鈺婷 等
燈光:曹安徽
服裝:靳萍萍

主題:

  藉由ARVO PART的SPIEGEL IM SPIEGEL將萬籟俱寂的夏夜裡,幾縷無法排遣的感傷與愁緒層層抽取。

描述:

舞作描述:
  寂靜中,冷色調的燈光映照舞台宛如月夜。穿著輕盈薄紗褲裝的舞者,由舞台四方走出群聚。不久,宛如天籟的琴鍵聲悠悠地在空氣中迴蕩,眾人隨之仰頭追尋。舞者在悠緩的樂音襯托下,卡農般流暢的舞動,好似波光粼粼的河水,亦是一波波思念的情緒。女舞者的獨舞顯得特別地寂寥,聚集舞台一隅的舞者如同她心中的獨白,時而情緒澎湃、時而思緒沉靜。
  《流火》是張曉雄融合東西方身體動作元素,以中國傳統武術的線條、當代現代舞語彙,闡述親人異地生活的思念之情。
創作理念:
  靈感來自失去聯繫多年的姐姐捎來的家書,是書寫她戰爭逃難過程的恐懼、徬徨與孤獨。姐姐在信中寫下:「遙望星河耿耿,靜聽綠叢寂寂」詩句,是當年她淪落在紅色高棉統治下不能說華語的地域,星空下、雨夜裡憶起童年時,父親牽著三、四歲的她在湄公河邊教她念唐詩、宋詞的情景。往事追憶是逃難中支撐她活下去的動力。
  《流火》於1996年「香港舞蹈團」首演。2000年張曉雄重建舊作,希望藉由這首作品,不僅讓學生迅速掌握舞蹈與音樂的對位關係,和課程技巧的綜合執行能力。更重要的是經由排練過程廣泛閱讀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以及討論許多關於大時代的生離死別、天人永隔的思念情緒。讓學生有機會學習運用動作語彙傳達舞作背後所支撐的故事和情感。
製作名稱: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2000初夏展演 《流火》
演出地點:
國立藝術學院表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演出時間:
2000年5月19~22日
錄製時間:
2000年5月19日 7:30 PM

日期:

1996(創作年代)

來源:

授權合法使用

其他:

編撰者:莫嵐蘭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2011/03/01(資料更新日期)
相關附件

附件:3
相關附件
 
《流火》演出劇照1
靜態圖像 JPG
 
《流火》演出劇照2
靜態圖像 JPG
 
《流火》演出劇照3
靜態圖像 JPG





美工分隔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TEL:+886-2-28961000#1822 FAX:+886-2-28938784 Copyright 201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導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