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美工
名稱(中文):<<她不懈地在追求-美籍華裔舞蹈家王仁璐印象記 >>
登錄號:CA294201100041
美工 美工

主件圖檔資料區

點選觀看<<她不懈地在追求-美籍華裔舞蹈家王仁璐印象記 >>(說明:剪報資料026-01...

點選觀看剪報資料026-01大圖
後設資料 美工

主件後設資料

收藏分類:

收藏等級:研究參考
主題類別:校史
次要類別:人物剪影

資料類型:

資源類別:靜態圖像

藏品格式:

JPG

創作者:

作者:孫志平 採訪

主題:

<<她不懈地在追求-美籍華裔舞蹈家王仁璐印象記 >>

描述:

圖像內容:
1988.01.14 孫志平 採訪
美籍華裔舞蹈家王仁璐印象記

在廣東現代舞實驗班成立慶祝會上,我在此重逢了美籍華裔舞蹈編導、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新集團舞蹈藝術總監—王仁璐女士。

這位充溢成熟風韻的女士,身襲一件黑色長裙,輕巧端莊,當我上前與她打招呼時,她一眼就認出我來。她告訴我,她這次是從美國大西洋彼岸—洛杉磯城鳳尖僕僕趕來,參加廣東舞蹈學校現代舞班的成立慶祝大會,並長期聘任該舞蹈班的藝術顧問,同時受美國舞蹈基金會委託,向現代舞班贈送練功衣等禮品。這些體現中外藝術家工同心願的禮物,給現代舞專業班開幕式增添了融融的春意。

這位帶有中外藝術家友好使命而來的女士,從是舞蹈藝術已有三十五年歷史,長期以來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舞蹈表演藝術家,而且在近十年來,還專注舞蹈理論研究,頗有見解,當我問及她對現代舞的藝術觀時,她思考片刻後回答我,她本人崇尚美國現代舞理論之王—魯道夫‧拉班學派,因為人體在空間的動作,是很有活力的,並且不斷在舞蹈,改變形態和運動。人類總是在不斷地移動,協調身體以保持平衡來應付世界。拉班學派動作理論分析法,正適用藝術語言來描述這類微妙複雜的變化。王仁璐說到這,又補充到,現代舞絕非是一個流派能一統天下的,它的流派之多,變化之大,是人類舞蹈史上任何時期的舞蹈都無法比擬的。但它有一個清晰的思想輪廓,即強調發揮藝術個人風格,“每一個藝術家都在創造自己的法典”。這句近似真理的定義,恰當地表現了現代舞的存在真諦。

對於舞蹈創作,王女士一再強調︰一切創作必是有感而發的,而她生活的獨特經歷,給予她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感受。她七歲隨父母由杭州轉到香港。同年時期是在天主教學校度過。青年時代遷移美國,在異國長大的她,對人與人、種族之間及世界上種種複雜變遷的過程,都有敏銳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在她的藝術生涯中,她不管是選擇歷史還是現實生活細微末節為題材,都著重表現人生不同側面和人的內心世界。

1985年,她受聘於澳大利亞舞蹈中心,創作了兩部中型舞劇《生》和《縛》,其中表現了人從誕生後,掙脫了母體胚胎的強裏,卻又進入到空間無形意識與信念的束縛。以後又在洛杉磯,編排出大型舞劇《金山》,反映了第一批華人開發太平洋彼岸這塊新大陸的過程。這部史詩性的舞劇,以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誇張合而為一,在美國老一代華人中引起強烈的反響。這部作品不僅讓新一代美籍華人進一步瞭解先輩開拓的艱辛,也讓老一代華人靜思回顧自己的歷史。該舞劇完成不久之後,這位多產的舞蹈編導家,又推出兩部力作︰《蟬蛻》和《綁與解》,該兩部作品在87年初夏代表洛杉磯地區參加87年在溫哥華舉行的亞太節的演出。

其中代表作《蟬蛻》是以自傳體體裁自編而成。舞蹈借用形體的語言,表現一個人一生中不論正反逆順的境遇中的種種表現和蛻變。

王仁璐在長期的舞蹈創作中,將西方的開拓意識和東方人穩重嚴謹深沉的氣質融為一體,因而她的作品總是耐人尋味。

去年,她榮獲洛杉磯亞大裔婦女聯盟預贈的女鬥士獎。表彰她對舞蹈藝術的貢獻與成就,同時獲取美國藝術基金會連續三年的獎勵經費。當我問及這位風華正茂的舞蹈藝術家對今後有什麼目標時,她自信地說︰“我將轉向電視舞蹈……”。
“哦”,又是一門新的藝術領域,她不愧為女鬥士,不懈地向新的目標衝刺。

日期:

1988(創作年代)

其他: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2012/12/10(資料更新日期)





美工分隔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TEL:+886-2-28961000#1822 FAX:+886-2-28938784 Copyright 201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導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