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件圖檔資料區
|
主件後設資料
- 收藏分類:
- 收藏等級:典藏品
- 主題類別:文化資源
- 次要類別:族群戲曲
- 典藏專案: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典藏計畫
- 資料類型:
- 資源類別:實體物件
- 藏品格式:
- 手抄本
- 關鍵詞彙:
- 北管、葉美景、餘樂軒、雷神洞、新雷神洞、打洞、西路、新路
- 創作者:
- 藝師:葉美景
- 主題:
- 打洞
- 描述:
作品描述: | 趙匡胤未得志時路經古廟,聞雷神洞內有女子啼哭之聲,遂挺身救出小女子並送其還鄉。 | 風格/時期: | 新路 | 其他描述說明: | 又名《雷神洞》、《新雷神洞》
劇本封面右邊直式書寫昭和七年壬申年第拾柒,中間橫式書寫瓦磘仔餘樂軒字樣。劇本首頁印有瓦磘仔餘樂軒印及葉美景印。
北管【雷神洞】戲碼有新路與舊路兩種版本,內容講述大同小異。但從劇本開頭的趙匡胤上引白即可分別,新路為”浪蕩走天涯 何日轉回家”;舊路為”流流落落奔西東 結交四海眾英雄”。
本劇中出現三個角色,分別為老生(趙匡胤)、小旦(趙京娘)、什(師父)。主要角色為老生、小旦,什為幕後角色。
內文中註記「丯」、「介」等鼓介符號。一般北管劇本中,不會直接書寫鑼鼓名稱,例如「一鑼」、「二鑼」或「火砲」等,大多以符號標示之。初學者若想進一步了解每個鼓介符號的意義,則必須向老師學習。
抄本中唱腔部份葉美景老師皆以文字書寫板式名,例如:〈二逢〉、〈緊板〉、〈刀子〉、〈西皮〉、〈花腔〉等,唱詞旁也清楚標示板撩「ヽ」、「レ」及上句、下句符號,協助學生學習。本劇中小旦〈花腔〉板式獨具特色,因此劇本中間小旦的一段〈花腔〉,葉老師特別註記工尺譜。 |
- 格式:
- 長:21.2cm
寬:20.6cm
- 語言:
- 中文
- 其他:
- 編撰者:謝琼崎
-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 2012/07/04(資料更新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