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件圖檔資料區
|
主件後設資料
- 收藏分類:
- 收藏等級:典藏品
- 主題類別:舞蹈
- 次要類別:當代舞蹈
- 資料類型:
- 資源類別:動態影像
- 藏品格式:
- WMV
- 關鍵詞彙:
- 問‧自畫像 何曉玫 當代舞
- 創作者:
- 編舞:何曉玫
音樂創作者:Astor Piazzolla
- 其他參與者:
- 舞者:蔡皓如、余彥芳、葉名樺、柯宛均、林怡棻 等
服裝:設計 - 王世信 服裝:製作 - 楊宇德
- 主題:
- 感官狂喜的激動是我,勃怒衝冠的悲憤是我,意氣飛揚的灑脫也是我,纏綿悱惻的難捨是我,會神舒心的愉悅還是我。靈魂與肉體,情慾與性靈,無從割捨,無由選擇..……….錯綜複雜交織成我。「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往哪裡去?」
獻給曼菲 〝一位生命的鬥士、精神的導師〞
- 描述:
舞作描述: | 這是一首由女舞者詮釋的演出。以極為緊湊的音樂開場,舞者身上穿著俐落剪裁的黑色貼身舞衣,動作偶有一致也時而各自發展。接著有些舞者穿上寬版男白襯衫,衣服隨著身體的律動飛揚。當台上舞者們依然以快速的動作在空間中流動,一名白衣舞者與一名紅裙舞者,卻以緩慢的腳步由左右舞台往台中央相遇,黑色天幕也隨著她們的速度緩緩移動,留下好像心房未闔的小縫與台上的兩名舞者。
無聲中,紅裙舞者將手伸入白衣舞者的袖子,襯衫落在紅裙舞者身上,象徵另一性格的融入。隨著和緩的音樂襯托,雙人舞是兩個內在聲音的彼此對話。接著,回到Movimiento Continuo樂曲,翼幕的拉闔,放大了白、紅、黑三個內在角色的衝突、矛盾與掙扎。穿著黑衣的舞者陸續衝出,動作中帶著追尋與妥協的意味。紅裙舞者時而將其全身纏繞包裹,時而將裙攤開在空間中飄揚,隱含「追憶紅塵」的意味。舞近尾聲,半闔的黑幕將舞台一分為二,留下的白有舞者在幕後舞動的影像,和獨自在台上的舞者。 | 創作理念: | 這原是一首為羅曼菲編創的舞蹈。從兩名女性彼此交心的深談中,自然而然發展出來。何曉玫表示:羅曼菲在編創過程中,毫無保留地敞開自己內心、彼此深度對談,她至今仍感到由衷謝意。
舞蹈如同生命的再現,一名女性的內在包含男與女、自我/本我、靈魂/肉體、情慾/靈性。「《問‧自畫像》是我向羅曼菲及所有女性,甚或是男性提問的作品。」1999年首演版本,何曉玫以三名舞者分別表現人的本我(id,代表潛意識、內在)、自我(ego,代表理性、外顯)與超我(super-ego,代表道德規範、良心)的人格結構。2004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初夏展演,延續原創舞作之精神改編,由三人舞擴編為群舞型式。 | 製作名稱: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2004初夏展演 《夢的時辰》 | 演出地點: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 演出時間: | 2004年5月27~30日 | 錄製時間: | 2004年05月28日 7:30PM
|
- 日期:
- 2004(創作年代)
- 來源:
- 授權合法使用
- 其他:
- 編撰者:莫嵐蘭
-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 2011/04/26(資料更新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