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件圖檔資料區
|
主件後設資料
- 收藏分類:
- 收藏等級:典藏品
- 主題類別:校史
- 次要類別:展演生活
- 資料類型:
- 資源類別:實體物件
- 藏品格式:
- 紙質文件
- 關鍵詞彙:
- 關渡藝術節、日本雅樂演奏會、節目冊、天理教牛込雅樂團、USIGOME、日本、東京
- 主題:
- 1996年關渡藝術節 日本雅樂演奏會節目冊
- 描述:
事件描述: | 4月22日 19:30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聽
節目:
壹、管弦
平調 音取(NE TO RI)
越天樂(E TEN RAKU)
陪臚(BAI RO)
貳、舞樂
春庭花(SHUN DEI KA)
蘭陵王(RAN RYO -ō)
退場音樂
長慶子(CHō GEI SHI)
關於牛込雅樂團:
隸屬天理教牛込大教會,為祭典儀式用音樂,1920年創立,由日本宮內廳樂部先生指導。演出當年有團員30人,皆為天理教信徒。除這次演出,1993年11月28日亦曾訪問本校。
關於日本雅樂:
狹義的雅樂指涉及外來音樂。廣義而言,日本雅樂是指平安時代制定,用於宮中的儀式音樂。大致可分為三個系統:
一、自古流傳的神樂、倭樂、久米歌、東遊等傳統樂舞。
二、西元八世紀後自唐、百濟、新羅、高句麗、林邑(今越南)、渤海(斤中國東北)等地傳入的音樂,平安時代第九世紀實施樂制改革,加以整合劃分成兩個系統。唐樂、左方樂、左舞,包含林邑,原是唐代宮廷響宴用的音樂。高麗樂、又方樂、又舞,包含渤海樂,只有舞樂,沒有單獨的器樂曲。
三、平安時代受外來音樂影響而創作的歌曲,如催馬樂、朗詠等。
一首完整的雅樂包括序、破、急三個樂章,分別呈現和緩、中庸、快速的速度變化和曲趣。
舞樂則有平舞(文舞)、武舞、走舞、童舞。平舞動作嫻雅,武舞持武器相互擊刺,走舞動作活潑,童舞由兒童演出。
雅樂的傳承是世襲制,因此一千兩百年前平安時代的曲制,得以在宮廷、神社寺院的保護下未改變面貌而流傳至今,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樂種。
|
- 日期:
- 1996(創作年代)
2013/3/26(入藏日期)
- 來源:
- 移轉
- 其他:
-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 備註:首次登錄時間:2013/5/21,創作年代為已知。
- 2013/05/21(資料更新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