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件圖檔資料區
|
主件後設資料
- 收藏分類:
- 收藏等級:典藏品
- 主題類別:舞蹈
- 次要類別:當代舞蹈
- 資料類型:
- 資源類別:動態影像
- 藏品格式:
- WMV
- 關鍵詞彙:
- 偶術 楊銘隆 當代舞
- 創作者:
- 編舞:楊銘隆
音樂創作者:王金鳳、陳中申、陳明章
- 其他參與者:
- 舞者:丁云俐、余采芩、邱曉鵑、林月秀、陳冠霖 等
燈光:程沛光 服裝:方初惠
- 主題:
- 以掌中布偶為聯想,結合其動力及操作原理,發掘不同肢體語彙與呈現舞台不同意像。
- 描述:
舞作描述: | 天幕上掛著一件放大的掌中戲偶服,在北管的嗩吶聲中,身上繫著鮮紅色帛緞的女舞者,以關節和平面式的動作,舞出擷取傀儡戲與掌中戲的肢體特質所轉化的「擬偶化」舞蹈語彙。舞者毫無情緒的表情,手上好像繫著一條無形的絲線,走起路來如同懸浮在半空中失去重力;雙人舞的段落舞出人與偶,操控與被操控之間的關係。 | 創作理念: | 旅外十多年的職業舞者生涯,回溯過往,「感覺自己的血液裡,好像不是只有外表的西方而已。」
70年代,《雲州大儒俠》「史艷文」當紅, 正義俠客的形象深植人心,布偶成為楊銘隆童年最喜歡的玩具,也是最美好的回憶。「 以前媽媽設計女裝,從小也跟著學踩縫紉機,6、7歲時常常自己撿地上不用的碎布,縫製布偶衣服,布偶的頭有時撿拾別人遺棄的,或是拿紙折一折就能玩。」
《偶術》的主題從布偶中聯想,希望舞者不僅止模仿「偶」的動作,而是將「偶」最深層的意涵發揮出來。在雙人舞的部分,特別著重呈現「偶與操偶者之間的關係」。楊銘隆表示:以此出發也算是再回到童年的回憶吧! | 製作名稱: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貳零零貳年初夏示範展演 中國色(China Red) | 演出地點: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 演出時間: | 2002年5月23~26日 | 錄製時間: | 2002年5月23日 7:30PM
|
- 日期:
- 2002(創作年代)
- 來源:
- 授權合法使用
- 其他:
- 編撰者:莫嵐蘭
-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 2010/12/30(資料更新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