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凌陸》演出劇照3
美工
名稱(中文):山一凌陸(首演)
名稱(英文):Tozs
登錄號:CA141200000006
美工 美工

主件圖檔資料區

山一凌陸(首演)
影片說明:山一凌陸(首演)影片,  《山一凌陸》是開啟一個新視窗的密碼,一個重新分配舞台空間與重量的新視窗。。

後設資料 美工

主件後設資料

收藏分類:

收藏等級:典藏品
主題類別:舞蹈
次要類別:現代舞蹈

資料類型:

資源類別:動態影像

藏品格式:

WMV

關鍵詞彙:

山一凌陸 楊銘隆 現代舞

創作者:

編舞:楊銘隆
音樂創作者:阿佛‧帕特、傑佛瑞‧布魯斯克、史提夫‧瑞奇

其他參與者:

舞者:余采岑、宜芳伶、林俐玲、林心放、黃俊文 等
燈光:曹安徽
服裝:靳萍萍

主題:

  《山一凌陸》是開啟一個新視窗的密碼,一個重新分配舞台空間與重量的新視窗。

描述:

舞作描述:
  這是一首不以敘事,回歸舞蹈動作本質、強調人與空間關係的作品。從人體骨骼、重心與不斷重覆的動作堆疊中,發展出以純粹的肢體動作、對稱與幾何結構展現的舞蹈。
  管風琴的樂音拉開序幕,黑色的天幕半啟,留下一方由燈光打出的漸層藍。舞者從舞台兩側大步伐跳出,隨即而來的是琴鍵敲出如顆粒般的聲響。依循地心引力作用、由大小關節發展的肢體語彙,在流暢與輕盈間顯見舞者對身體控制的能力。
  其中,左舞台的黑色天幕被拉起,呈現一截階梯的形狀。在強烈黃光襯映下,舞者好似一幅流動的剪影。《山一凌陸》是如行雲流水般流暢輕鬆的作品。
創作理念:
  《山一凌陸》這首作品著重呈現視覺的效果,以每一道「幕」展現不同的面貌。取自阿拉伯數字3106的諧音,主題玩的是文字的趣味。
  「第一道幕是3個人、第二道幕1個人、第三道幕沒有人(0),到最後那道幕拉出來是6個人。」楊銘隆藉由「幕」的運用,讓人產生舞台空間更為深遂的感受。特意在第三道幕的段落安排「留白」,沒有舞者,只有音樂和視覺持續在舞蹈的時間中進行,意指沒有舞者演譯,「舞蹈也會在觀賞者的心中發生。」
  強調重疊結構的動作設計,將同一組動作拆解由許多人共同完成,如身體部位的動作重組,亦如動作次序的改變。每位舞者由單一元素(手、腳、頭等部位)引動,與同伴間如同能量的轉移與互換,由A動作元素轉換至B或C。楊銘隆表示:「就像是組合機器人,超過一個人的舞蹈,我都當作獨舞來創作。」
製作名稱: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學系2000初夏展演 《流火》
演出地點:
國立藝術學院表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演出時間:
2000年5月19~22日
錄製時間:
2000年5月19日 7:30 PM

日期:

2000(創作年代)

來源:

授權合法使用

其他:

編撰者:莫嵐蘭
版權使用限制:本作品授權採用僅供瀏覽

2010/12/30(資料更新日期)
相關附件

附件:3
相關附件
 
《山一凌陸》演出劇照1
靜態圖像 JPG
 
《山一凌陸》演出劇照2
靜態圖像 JPG
 
《山一凌陸》演出劇照3
靜態圖像 JPG





美工分隔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TEL:+886-2-28961000#1822 FAX:+886-2-28938784 Copyright 201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導覽連結